少做事情,用两年把一件事做好

我缺少的是为了一件事拼尽全力,舍弃其他

Posted by Helena Wang on October 14, 2018

【周末杂谈-1】少做事情,用两年把一件事做好

也许是因为最近实验室的师兄师姐都忙着找工作,他们的压力和紧张气氛也传染给了我,于是我又开始思考起自己找工作的问题了。

今天和一位关系比较好的师兄聊天,他表示我精力一直比较分散,健身、吉他、技术都想学,即便只看技术,想涉足的地方也有些分散了,编译、测试、程序设计语言、可视化、前端。

回想我入学以来的一年,虽然课比本科时少了很多,多出了很多大块的时间,但我似乎并没利用这些时间去精进一些技术、做出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。相反,我选择的是把这些大块时间再次打散,分配给了我的两个新的爱好和很多三分钟热度的技术。结果,一年下来,看似很充实、做了很多事,但没有一件是能写进简历的、能为自己找工作带来较大加分的。

读吴军老师的文章已久,想到他经常提到的一个观点,可以作为助我走出现在的困境的一剂良药,那就是“少做事情”。

庄子说过,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,以有涯随无涯,殆矣”。

这么多年来,我也发现,我会在听课、听报告、读书时不停地为自己“挖坑”,经常觉得“这个有意思,回去我要去学一学”,“那个不错,下来研究一下”,也会郑重其事地记在本上。但事后这些“坑”被我之后填上的少之又少,即便有些尝试去填了,大部分也是三分钟热度。

这样,我感觉自己的技能树像是长出了很多分叉,却没有一枝结出果实。我很想打破这个局面,我想拥有一棵结出足够养活自己的果实的树。

吴军老师在他的《硅谷来信》专栏中举了一个成功拿到美国一流大学硕士offer的一个护士的例子,说她为了出国,把工作以外的时间都用来准备托福和GRE,所有的交际应酬一律取消。后来不仅拿到了offer,十几年后还成为了一个全球500强的医疗公司的经理。然后告诉我们,她并非天才,只是把能舍弃的都舍弃了而已。

我想,如果我能为了拿到理想的offer做到像那位护士一样的专注和舍弃,那么至少无论结果如何,我都已经拼尽全力,没有遗憾了。

我觉得我这一辈子,至少要有一次这样为了一件事拼尽全力、舍弃其他所有无关紧要的事的经历。曾经有多次这样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,高考、考研、ACM/ICPC、KE …只要有一样我坚持并用尽全力去做了,现在的处境都会有很大不同吧。对比和我曾经处在同样环境里的同学,那些在当时抓住了时机、为了一个目标拼尽全力、舍弃很多的人,现在都顺利到达了他们想去的地方。而我,既不甘心自己处于现在的环境,又没有去改变的毅力。

知难而退了太多次的我,这一次,要为了自己的前途迎难而上了。我觉得,这是我最后一次跳到更好的环境的契机了。中学时老师常说“人生能有几回搏”,那时年少,确实体会不到这句话的含义。然而不知不觉,到了需要自力更生的年纪,才知道今后的每一次机会都可能会改变人生的航向。

所以,为拿到理想的offer拼尽全力,舍弃无关紧要的爱好、不再随便挖坑,就是这两年我要做好的一件事了。

这个博客会记录我今后两年的成长历程,我目前把博客分为两大主题,第一个主题是技术。只专注三个系列,一个是和offer相关的FE系列;另一个是和毕业相关的code-project系列(看情况,可以一直做下去,毕竟对于KE还有些执念);最后一个也是和offer相关的CS core系列。 第二个主题就是今天这篇【周末杂谈】系列,算是对自己一段时间的成长做个总结和反思。

也许有人看到我的这篇文章会说我的格局不够大,目光短浅。但是,我觉得我过去就是目光太远了,以至于没能脚踏实地地做出些成果来。我觉得我需要的恰恰是一个能让我专注、坚持、能看到短期收益的目标。先做好这件事,我才更有信心去成就更大的事。

Helena Wang 与你共勉